新闻中心
News
在篮球世界中,有些球员的“存在感”不仅限于场上得分或防守,而是以一种近乎荒诞的方式贯穿比赛始终,10月27日的一场常规赛中,前全明星中锋德马库斯·考辛斯再次成为焦点——尽管他整场比赛仅以替补身份坐在场边,却因连续两次技术犯规被驱逐出场,引发球迷和媒体的疯狂讨论,这位曾被戏称为“技术犯规之王”的老将,用行动证明了自己“人体吸T石”的称号绝非虚名,甚至让替补席成了他的个人舞台。
比赛进行到第三节还剩5分12秒时,场上比分胶着,双方球员为一次争议判罚争执不下,镜头突然转向替补席——考辛斯因对裁判的判罚表达不满,站起身大声抱怨,主裁判毫不犹豫地吹罚第一次技术犯规,未等现场观众反应过来,考辛斯继续激动地挥舞手臂,口中念念有词,裁判随即给出第二次技术犯规,直接将其驱逐出场。
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考辛斯本场因轮换策略并未获得出场时间,全程穿着训练服坐在板凳席,他的“离场”甚至需要现场广播提醒观众:“替补球员德马库斯·考辛斯因两次技术犯规被取消比赛资格。”这一幕让主场球迷目瞪口呆,社交媒体上瞬间炸锅,有球迷调侃道:“考辛斯连热身服都没脱,就完成了本赛季首次‘数据统计’——2次技术犯规!”
考辛斯的技术犯规史堪称NBA的一部“编年史”,自2010年进入联盟以来,他共累积超过150次技术犯规,多次领跑联盟技术犯规榜单,2018年,他曾在效力鹈鹕期间单赛季领到27次技术犯规,距离自动禁赛仅差1次,更戏剧性的是,他曾在国王队时期因赛后追赶裁判而被追加处罚,还创下过“连续6场比赛被吹技术犯规”的纪录。

这些数据背后,是考辛斯鲜明的性格标签:情绪激烈、直言不讳、对判罚零容忍,联盟内部人士透露,裁判们对考辛斯的“重点关注”已成默契,甚至有人私下称其为“行走的技术犯规指南”,此次替补席被驱逐,不过是他职业生涯中第17次因技术犯规离场,但却是首次在未登场的情况下“达成此成就”。
篮球分析师马克·琼斯指出,考辛斯的技术犯规问题源于多重因素:“他的体型和表情天生具有压迫感,即使安静坐着也容易让裁判产生戒备心理,他对比赛的投入度极高,无论场上场下都会持续与裁判、对手甚至队友沟通,这种‘全场参与感’反而成了双刃剑。”
心理专家莉莎·陈则认为,考辛斯的行为模式与职业运动员的情绪管理困境密切相关:“长期伤病、角色转变带来的压力,让他对‘控制感’异常执着,当裁判的判罚打破这种控制感时,他会用激烈反应来重新确立自己的存在。”
值得注意的是,NBA近年来对替补席行为管控日益严格,2024年新规明确规定,替补球员“站立持续时间过长”“使用侮辱性手势”均可能被吹技术犯规,考辛斯此次事件正是这一政策的典型案例。

联盟办公室在事件后未公开评论,但据知情人士透露,裁判报告中将此次判罚定义为“符合规则的零容忍案例”,考辛斯所在的球队则态度微妙,主教练在赛后新闻发布会上面带苦笑表示:“德马库斯对比赛的热情无可置疑,但我们需要找到更好的表达方式。”而队友们则在社交媒体上玩起梗来,有人晒出考辛斯空荡荡的座位配文:“联盟首个‘虚拟技术犯规’获得者。”
球队管理层私下已开始担忧,考辛斯的合同中含有与技术犯规相关的奖金条款,若因禁赛缺席比赛,将直接影响其收入,更严重的是,随着NBA推行“行为规范积分制度”,频繁的技术犯规可能导致球队被罚款或扣除选秀权。
事件发酵后,球迷反应呈现两极化,批评者认为考辛斯“缺乏职业素养”,呼吁联盟加重处罚;支持者则将其奉为“反叛偶像”,称其打破了现代篮球的刻板形象,周边产品商家甚至迅速推出创意商品——印有“我因考辛斯被驱逐”的T恤,以及做成技术犯规手势的钥匙扣。
更令人捧腹的是,有数据爱好者统计发现:考辛斯职业生涯技术犯规频率(每36分钟0.28次)甚至高于某些角色球员的得分效率,Reddit网友制作了“考辛斯技术犯规地图”,标注其在不同城市领到技术犯规的次数,孟菲斯和洛杉矶并列榜首。
考辛斯的现象级表现意外带动了相关话题的经济效应,篮球博彩平台首次为“替补球员技术犯规”开设投注选项,押中考辛斯此次被驱逐的投注者收益率高达50倍,视频博主则靠分析其技术犯规集锦获得百万播放量,最热门的片段《考辛斯VS裁判:十年恩怨》已成为篮球迷的必看经典。
体育律师汤姆·哈里森指出,这类事件正在改变联盟的商业模式:“技术犯规已从纯竞技问题演变为内容生态的一部分,联盟一方面要维持秩序,另一方面也暗中受益于这些话题带来的流量。”
随着NBA计划在2026年测试人工智能辅助判罚系统,考辛斯式的冲突可能面临全新环境,技术公司流出的演示视频显示,AI系统可通过摄像头识别替补席的嘴型与手势,自动标记潜在技术犯规行为,这引发新的伦理讨论:当裁判被算法替代,情绪表达是否会成为被数据量化的“违规参数”?
而对于考辛斯本人,这次事件或许是个转折点,某退役名宿在节目中直言:“他需要明白,真正的领袖气质不是通过对抗裁判建立的,如果连替补席都能成为技术犯规舞台,那么他的职业生涯终将沦为滑稽戏。”但也有不同声音认为,考辛斯的真性情正是当代体育稀缺的品质,“在过度包装的联赛里,我们需要这样鲜活的角色”。
从萨克门托到休斯顿,从跟腱重伤到辗转多队,考辛斯的故事始终与技术犯规交织,这次替补席插曲,既是他个人特质的极端体现,也是职业体育与个性碰撞的缩影,当某天他真正告别球场,人们或许会忘记某场具体比赛的比分,但一定会记得——有个中锋,曾用最特别的方式,让技术犯规变成了自己的另类“统治力”。